开幕式作文模板(精彩的开幕式)
2025-08-28 10:36:37
一叶落而知天下秋,又是一年重阳日。九九重阳,古人以九为阳极之数,故将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,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期,普及于汉代,兴盛于唐宋明清各个朝代。民间习俗更是五花八门,广为流传的有登高;祭祖;祈寿;赏菊等。
唐代·元稹有诗曰《菊花》“秋丛绕舍似陶家,遍绕篱边日渐斜。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。”诗中道出了重阳之后的秋尽冬来菊花开罢百花消,季节更替时的心得感悟。
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。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。胜似春光,寥廓江天万里霜。”上面诗句出自伟大领袖毛主席诗词《采桑子·重阳》。从毛主席为重阳赋诗一首,能看出重阳节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重阳节发展到了近代更是被我国政府赋予了新的含义,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被立法定为老人节。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的文化传承。
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教育后代,百善孝为先,孝为得之本。将孝敬父母列为百善之首,视其为最根本的人伦道理,各种美德的首位。古人的蒙学读物《三字经》中讲到:“香九龄,能温席。孝于亲,所当执。融四岁,能让梨。悌于长,宜先知。首孝悌,次见闻。”从文中可以看到,古人对孝敬长辈和长幼有序的礼节用于儿童的启蒙教育,重视程度可见一斑。
而在古人尽孝的故事中对我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《花木兰》花木兰替父从军,既尽了人伦孝道,更可以从军护国识大体顾大局。自古忠孝难两全,而在我看来保家卫国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尽孝的方式呢。古有卫青,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,今有我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抛头颅洒热血,御敌于国门之外。
我辈之所以还能在父母身边尽孝,就是因为有些人一直在默默的付出,护卫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,代替我们负重前行。正所谓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福祸避趋之。”
在这重阳节到来之际,我愿为所有守护我们平安的叔叔,阿姨们以及他们的父母,深深的鞠躬致意!是你培养出的中华好儿女,让我们有了在家人身边尽孝的机会。
五星红旗迎风飘扬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我们国家将更加繁荣昌盛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